公布日:2022.11.18
申請日:2022.10.24
分類號:E21B21/06(2006.01)I;E21B21/00(2006.01)I;E21B7/02(2006.01)I;B01D36/04(2006.01)I
摘要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勘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包括可推移的水循環箱和水循環箱前端內設置的濾漿裝置,水循環箱的前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泥漿室和儲電室,水循環箱的后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沉淀室和清水室,泥漿室和沉淀室頂部之間開設有流水口,濾漿裝置包括嵌設于水循環箱端面上的落漿口內且呈傾斜設置的濾漿網、卡接于濾漿網下方的濾漿箱和位于濾漿網上方的擋泥網。本發明通過設置的水循環箱儲存清水,并設置了濾漿裝置,利用擋泥網和濾漿網篩掉泥土和細泥,留下泥水于濾漿箱內沉淀,實現對泥漿的多級過濾再利用,做到清水資源攜帶循環使用的效果,利于勘探工作的順利和快速開展。具有實用價值。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推移的水循環箱(100)和水循環箱(100)前端內設置的濾漿裝置(200),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前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泥漿室(101)和儲電室(102),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后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沉淀室(103)和清水室(104),所述水循環箱(100)前方的頂面和端面均開設有與泥漿室(101)相連通的落漿口(105),所述泥漿室(101)和沉淀室(103)頂部之間開設有流水口(1011),所述濾漿裝置(200)包括嵌設于水循環箱(100)端面上的落漿口(105)內且呈傾斜設置的濾漿網(210)、卡接于濾漿網(210)下方的濾漿箱(220)和位于濾漿網(210)上方的擋泥網(230),所述濾漿網(210)的網孔徑小于所述擋泥網(230)的網孔徑,所述濾漿箱(220)朝向儲電室(102)的側面中部開設有溢水槽(221);所述濾漿網(210)的底邊呈45度夾角設有一對限位邊(211),所述濾漿網(210)的朝下面上下端處對稱設有卡條(212),所述濾漿箱(220)的頂端呈斜面狀且開口,所述濾漿箱(220)的頂端開口上下邊處設有與卡條(212)插接的卡邊(222),所述濾漿網(210)的朝上面拐角處均設有管套(213),所述擋泥網(230)的朝下面拐角處均設有與管套(213)插接的插柱(231);所述水循環箱(100)的頂面且位于清水室(104)的上方設置有噴水裝置(300),所述噴水裝置(300)包括抽水泵(310)、抽水泵(310)朝向濾漿裝置(200)一側設置的呈內外層層套接的若干引水套管(320)以及最外側的引水套管(320)前端連接的呈U型的噴水管(330);所述水循環箱(100)的頂面中部設置有鉆孔裝置(400),所述鉆孔裝置(400)包括呈方盒式結構的固定臺(410)、固定臺(410)內設置有一對可同步旋轉的絲桿(431)、一對絲桿(431)外設置有沿其軸向移動的滑移臺(420)和滑移臺(420)上設置的一對螺旋鉆(440);所述絲桿(431)的一端同軸連接有正反轉電機(430),所述螺旋鉆(440)的大徑端同軸連接有伺服電機(450),所述滑移臺(420)的頂面上對稱設有環形座(423),所述固定臺(410)的頂端口內且位于滑移臺(420)前后側設置有呈折疊薄片狀的防護簾(460),螺旋鉆(440)在滑移臺(420)支撐下前移,進而帶動若干引水套管(320)逐漸拉長以增加通水空間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口(1011)的高度小于所述溢水槽(221)的高度,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底部且位于泥漿室(101)和沉淀室(103)兩側邊均連通設有導泥臺(106),所述導泥臺(106)呈梯臺結構且其中部開設有帶內螺紋的通孔,且此通孔內螺紋連接有旋蓋(1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電室(102)的內部放置有蓄電池組(110),所述儲電室(102)的兩端轉動連接有護板(150),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前端兩側開設有與濾漿箱(220)側端正對的出箱口(10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底面拐角處均安裝有滾輪(120),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后端底邊轉動連接有撐板(140),所述水循環箱(100)的后端側面焊接有呈傾斜的固定板(107),所述水循環箱(100)的頂面且位于清水室(104)上方連通設有注水嘴(1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310)的進水口連接有延伸至清水室(104)底部上的抽水管(311),所述抽水管(311)的底部一側連通設有貫穿至沉淀室(103)內的分水管(3111),所述抽水泵(310)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312),其中位于最內側的引水套管(320)與出水管(312)緊密套接,所述噴水管(330)的彎曲端中部連通設有導水管(331),位于最外側的引水套管(320)的外側套接有固定套(34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臺(410)的頂面開口,所述固定臺(410)的前后端開設有若干插孔(411),所述滑移臺(420)位于固定臺(410)頂面上,所述滑移臺(420)的底面設有與固定臺(410)內部卡接的滑條(421),所述滑條(421)的前后方向側面開設有對稱螺紋孔(422)。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包括可推移的水循環箱和水循環箱前端內設置的濾漿裝置,所述水循環箱的前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泥漿室和儲電室,所述水循環箱的后半空間內分隔設有沉淀室和清水室,所述水循環箱前方的頂面和端面均開設有與泥漿室相連通的落漿口,所述泥漿室和沉淀室頂部之間開設有流水口,所述濾漿裝置包括嵌設于水循環箱端面上的落漿口內且呈傾斜設置的濾漿網、卡接于濾漿網下方的濾漿箱和位于濾漿網上方的擋泥網,所述濾漿網的網孔徑小于所述擋泥網的網孔徑,所述濾漿箱朝向儲電室的側面中部開設有溢水槽。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流水口的高度小于所述溢水槽的高度,所述水循環箱的底部且位于泥漿室和沉淀室兩側邊均連通設有導泥臺,所述導泥臺呈梯臺結構且其中部開設有帶內螺紋的通孔,且此通孔內螺紋連接有旋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濾漿網的底邊呈45度夾角設有一對限位邊,所述濾漿網的朝下面上下端處對稱設有卡條,所述濾漿箱的頂端呈斜面狀且開口,所述濾漿箱的頂端開口上下邊處設有與卡條插接的卡邊,所述濾漿網的朝上面拐角處均設有管套,所述擋泥網的朝下面拐角處均設有與管套插接的插柱。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儲電室的內部放置有蓄電池組,所述儲電室的兩端轉動連接有護板,所述水循環箱的前端兩側開設有與濾漿箱側端正對的出箱口。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循環箱的底面拐角處均安裝有滾輪,所述水循環箱的后端底邊轉動連接有撐板,所述水循環箱的后端側面焊接有呈傾斜的固定板,所述水循環箱的頂面且位于清水室上方連通設有注水嘴。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循環箱的頂面且位于清水室的上方設置有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包括抽水泵、抽水泵朝向濾漿裝置一側設置的呈內外層層套接的若干引水套管以及最外側的引水套管前端連接的呈U型的噴水管。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抽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有延伸至清水室底部上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底部一側連通設有貫穿至沉淀室內的分水管,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其中位于最內側的引水套管與出水管緊密套接,所述噴水管的封閉端中部連通設有導水管,位于最外側的引水套管的外側套接有固定套。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循環箱的頂面中部設置有鉆孔裝置,所述鉆孔裝置包括呈方盒式結構的固定臺、固定臺內設置有一對可同步旋轉的絲桿、一對絲桿外設置有沿其軸向移動的滑移臺和滑移臺上設置的一對螺旋鉆。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臺的頂面開口,所述固定臺的前后端開設有若干插孔,所述滑移臺位于固定臺頂面上,所述滑移臺的底面設有與固定臺內部卡接的滑條,所述滑條的前后方向側面開設有對稱螺紋孔。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絲桿的一端同軸連接有正反轉電機,所述螺旋鉆的大徑端同軸連接有伺服電機,所述滑移臺的頂面上對稱設有環形座,所述固定臺的頂端口內且位于滑移臺前后側設置有呈折疊薄片狀的防護簾。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該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中,通過設置的水循環箱儲存清水,并設置了濾漿裝置,利用擋泥網和濾漿網篩掉泥土和細泥,留下泥水于濾漿箱內沉淀,實現對泥漿的多級過濾再利用,做到清水資源攜帶循環使用的效果,利于勘探工作的順利和快速開展。具有實用價值。
2、該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中,通過在水循環箱的頂面上設置的鉆孔裝置,用于鉆進孔洞進行取樣,便于隨著水循環箱一起移動,使得勘探工序化簡便利,具有實用價值。
3、該污水泥漿再利用處理裝置中,通過設置的噴水裝置,利用抽水泵將清水室和沉淀室內的清水抽取利用,再經出水管、若干引水套管、導水管和噴水管噴向螺旋鉆鉆進的孔洞內,達到對鉆頭降溫的作用。
(發明人:鞠雪峰;李常麗;葉銳;于慧征;朱明翠)